在婚姻关系中,夫妻财产关系是维系家庭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婚姻面临解体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往往成为焦点问题。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合理、公平地分割共同财产,保障自身权益,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分割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知识产权的收益。
·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一般遵循均等分割的原则,但同时也会考虑到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等原则5。例如,一方对家庭贡献较大,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多分;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57。
在具体的案件情形中,不同的情况会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生不同影响。比如,若夫妻双方对财产有书面约定,如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后财产协议,明确了财产的归属和分割方式,那么在离婚时,法院通常会尊重双方的约定进行财产分割。又比如,有些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了房产、车辆等大额财产,登记在双方名下或一方名下,但实际是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在此情况下,这些财产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即使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如果是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且没有其他特殊约定,也应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再比如,一方在婚姻期间因继承或赠与获得财产,如果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表示该财产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该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参与共同财产分割;反之,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证据收集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过程中至关重要。夫妻双方需要通过合法途径收集各类证据,以证明财产的归属和价值。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例如工资收入证明、银行存款记录、房产购买合同、车辆行驶证、投资收益凭证等,能够明确财产的来源和性质。在证明财产的出资情况方面,收集的证据要能体现双方对财产的贡献。例如,购房时的付款凭证、装修费用的发票、夫妻双方关于财产管理和使用的协议等。通过这些证据,可以清晰地展示夫妻共同财产的构成和双方在财产积累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证人证言也具有一定作用,如知晓夫妻财产状况的亲属、朋友等所提供的证言,能够从侧面证实某些财产的情况,但证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证言内容要真实、具体、明确。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数额的确定,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法院在确定分割数额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 双方对家庭的贡献:包括经济贡献和家务劳动、抚养子女等方面的贡献。例如,一方在外工作收入较高,另一方主要负责照顾家庭、抚养子女,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考虑给予照顾家庭的一方一定倾斜。
· 财产的来源和性质:如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的增值部分,如果是基于夫妻共同努力产生的增值,一般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如果是自然增值或基于个人财产的独立增值,则可能认定为个人财产。
· 双方的经济状况:考虑双方离婚后的生活需要和经济能力,确保分割结果能保障双方基本的生活水平。例如,一方没有稳定收入或患有重大疾病需要经济支持,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予以照顾。
· 当地的生活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较高,财产分割时可能会考虑给予双方相应较高的财产份额,以维持其在当地的生活水平;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在实际的离婚案件中,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涉及到诸多法律细节和实务操作问题。我们凭借专业的律师团队,深入研究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情况,精准把握法律要点,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从证据收集的指导,到法律程序的推进,再到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争取公平合理的财产分割。在婚姻家庭法律事务中,我们以专业、专注的态度,为每一位当事人排忧解难,让法律的公平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得以彰显。无论是面对复杂的财产梳理,还是应对激烈的法庭辩论,我们都有信心为当事人争取到应有的财产权益,给予他们在婚姻变动后的经济保障和法律支持。
了解更多法律资讯可以关注公众号:北京京讼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400-668-1131